找回密码
 注册

一个工作于日本的设计师的思考

2015-3-12 23:55| 发布者: 雨点| 查看: 620| 评论: 1|原作者: 子子

摘要:   我所在的会社里,去年来了一个中国人Y,Y用SolidWorks做3D模型和强度解析,做得很好,Y暂时属于契约社员,预计在这里做事要做一段时间。之后又来了一个韩国人K,K在公司里现在主要是熟悉业务以及练习用CAD画图。 ...
  我所在的会社里,去年来了一个中国人Y,Y用solidworks做3D模型和强度解析,做得很好,Y暂时属于契约社员,预计在这里做事要做一段时间。之后又来了一个韩国人K,K在公司里现在主要是熟悉业务以及练习用CAD画图。前几天,Y提出邀请,让我和K到他家去吃饭,席间聊了一些工作上的话题,在这里也记录一下。
  
  想起来的内容都写了下来,结果变得特别长,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看。如果有朋友对长文不感兴趣,或者时间有限,或者是只对机械感兴趣,那么您可以向下滚动鼠标,跳过冗长的第二章,在第二章的结束那里有一幅照片作为标记,从那里可以开始第三章的阅读,谢谢。
  
Chapter 1.
  在一个普通的星期五,到了五点半下班时间,我和韩国人K,在Y的带路之下,一起到了Y的家里。到了他家,见到了Y的夫人,很礼貌地向我们打招呼。Y家里很整洁,客厅里摆着一张方桌,Y的夫人炒了好几个菜,摆了一桌子,还有一瓶好酒。四个人里面因为我年龄最大,所以被安排在最里面的座位。左边是Y,右边是K,靠门的座位是女主人。Y和K喝白酒,我本来是不喝酒的,在被劝说之下,打开了一听啤酒。几杯酒下肚,我们开始听韩国哥们K给我们讲故事。
  
  K是一个很和蔼很可爱的家伙,超级客气,刚来公司那天,一进办公室,见人就鞠躬,一分钟之内鞠躬15次,日本人也没有鞠躬那么多的。K对公司里的同事,都称呼前辈,包括对我和Y这样的来公司时间不长的人也是。而日本公司里,一般称呼都是某某桑,所以被称为前辈很不习惯。我们对K说,称呼桑就可以了,他依然愿意说前辈。今天吃饭时,我们问他,在韩国公司里是怎么样的,他说在韩国公司里,说前辈的时候比较多,哪怕对方入社比自己早一天,也要称呼对方为前辈。还说,有的时候,会对前辈说,“前辈,我想吃烤肉”,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两手交叉在胸前,左右手接触到肩膀,身体微向前倾,很可爱的样子,把我们逗得直笑。
  
  K刚到这个公司,所以有些东西需要人来带,公司安排我做他的指导员,给他一些工作上的指导和CAD的操作指导等等,在公司里用brother这个词来表示指导员的意思。去年年底公司聚餐的时候,K被要求站起来给大家做自我介绍,K在介绍之后,也没有忘记我,说指导员子子前辈给了他很多帮助。问题是,韩国人在发音时有时候容易把za发音成jia,于是他说出来的是,brassiere子子前辈给了他很多帮助,大家哄堂大笑,我哭笑不得。
  
  K在中国的T市学过一段时间中文,可以听说一些中文但是不多。K在东京附近学过一年多的日语,他的日语还可以,所以我们三个中国人和一个韩国人在一起吃饭,席间主要是用日语来交流。K以前在韩国公司做过事,说他在韩国公司的时候,单数月开正常工资,偶数月开双倍工资,这倒是第一次听说。K比较直,问啥说啥。气氛很融洽,K端起酒杯劝酒,Y就会跟着喝,给K的杯子里倒酒时,他也不喊停,就那么看着酒往他杯子里倒,我在担心,这家伙喝这么多酒没问题么。K讲了一些韩国方面的公司文化,在中国时的生活感受,甚至包括他喜欢读孔子的书。后来,我开始问K一些关于工作方面的话题,K就谈了他对现在公司以及对工作的一些想法,听到K桑的话,我在想,是不是又可以开始长篇大论了呢。
  
Chapter 2.
  K说他就职的理想,其实是一家小公司,如果进小公司里,大家在一起做事,互相之间关系紧密,可以一起吃饭谈论,会很开心。而现在这个公司,一千多人,办公室里每个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他想找别人聊天也没有太多的时候可以聊下去。他现在做的工作,也是貌似可有可无的工作,是一些画图工作,但也不是非他不可的,他非常希望能够做出一些贡献,那样的话,哪怕工资少一些,他也会也乐意在公司里做事的。然后他说他在公司里问别的日本人问题的时候,有时得不到较好的回答,有时就会有一点失落。最近每天都在思考在这里工作有没有意义,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听他说了这些,有些内容是我能够想像得到的,大概能够明白是怎么回事儿。我最初在日本就职的时候,日语不好,与办公室里其他人的交流也不是太多的,于是我准备对他说这些事情。他的日语需要提高虽然是一个主要原因,但是为了不太那什么,这个观点我准备放到第二部分来说。
  
  我先说,你想为公司做一些事情,这种想法非常好,也很正确。但是其中有一个前提是,要积累一些东西提高一定能力才可以。比如说你12月份入社,突然就有上司对你说,K桑,明天和韩国企业谈一些业务,你能来翻译一下么。你肯定不能,因为不管是谁,接触业务都是要有个熟悉的过程的。而你现在就是在这个熟悉业务提高能力的过程之中而已,不要太心急去急着想去做贡献,而应该一点一滴地积累东西,来丰富自己。在日语里,“一点一滴”这个词的说法是“扣哧扣哧”。我做出捏东西的手势让拇指和食指平行并保持指尖之间的距离为1.5inch,两只手都做同样的手势然后一下一下交替向前,同时对K说,你只有这样“扣哧扣哧”地不断学习,去吸收业务知识,你的能力才会一点一点地提高,一旦有一天,课长会问,K桑,明天去谈业务你能参加么。你就会说“好的,对于设备的结构部件原理性能,你都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可以去参加商谈并完成任务”。这样,你不就做贡献了么。你现在刚来公司,还在一个学习的阶段,就像是吃肉一样,你喜欢吃肉么?K说喜欢。我说,你看,你现在要做的不是去想目标多么远大,而是要看眼前的每一天,现在让你出去谈业务肯定不行。你应该每天都做点什么,往自己身上贴肉,这样,有一天,你就会身上的肉越来越多,像Y桑那么胖,也就有力气去拿起更重的东西了,会社说让你去陪同谈业务,你就可以出手了。
  
  然后我说第二点,你说问别人问题的时候,有时候得不到相应的回答,这其实有两个原因。一个是,他们对于自己的业务都太熟悉了,这样在解释问题的时候就会叙述的比较简略,对于新人来说就不容易理解。比如说今天我们要来Y家吃饭,Y可以说,自己住在公司旁的那栋高楼里面,从小花园里穿过来就可以到入口,乘电梯上楼就好了,但是这样说可能我们俩还是不容易找到,因为这是他的家,这周围的环境对于他来说太熟悉了,所以他只会简单地描述一下,而第一次来的人可能就不容易找到,一些同事在给你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是同样,因为解说得太简单所以就不容易理解。
  
  接着我开始自夸,我说K桑,我给你回答问题的时候是不是容易明白一些。K桑说是的,往往在向子子前辈提问的时候才会得到想要的答案。我心里想为了给你回答问题我得猜好多东西费了不少劲才知道你想要问什么的。当然嘴上我还得客气点,我说这涉及到两点,一点是刚才我说过的,对于自己熟悉的东西如果简单解释对方就会不容易理解,我比较注意这一点所以往往都是尽量从简单的地方开始一点一点来阐述最后给出你要的东西的,有时候你的提问没有说清楚所以别人就不会回答太多了,但我会去猜你想要知道的是什么然后问你确认之后再给你解释的。另一点就是,我作为外国人,对你说的非母语日语能够更熟悉一些,有些地方你的表述不是很准确我也能猜你想说的是什么。这一点就是说,你在日语方面还有一点需要提高的地方。
  
  比如说你现在的日语,偶尔会有说的不到位的地方,那么你头脑里想的信息就不能如数地传达给对方,而对方没有接受到你的信息也就没法给你需要的回复,这是一个逻辑关系。我问K桑,比如说每天你在公司里和日本人交流的时候,你说的话对方能听懂百分之几,对方说话你能听懂百分之几,K桑说百分之五,我心里想你有点过分了哈。我对K说,估计一般能达到六成左右。这样就是说只有六成的信息你会传递给对方,剩下的四成没有传过去,你的信息没有传递过去,所以对方就没法回答你要的东西,是吧。他说是的,我这边赶紧拿自己的事情给他圆场,我说我最初在日本公司工作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公司里同事之间的谈话我只能听懂六成左右,有些东西就得去猜,这时就涉及一个做法,就是去猜去吸收,每天在听他们讲话的时候,会感觉,哦他们说了这样一个说法,我把它记在笔记上,哦他们这句话是这样来表达的,我把他写下来。这样积累一段时间之后,我能听懂的就多一些了。这也是我想教给你的方法。另外一个想教给你的是,当你发现只靠说话还不能够充分表达的时候,要想别的办法,比如说画图,我用左手表示白纸用右手做拿笔的动作给他比划,我说你把图画出来指着这里这里那样那样,他们一般都会明白的,这时你再听他们对这件事是如何表述的,这样就学习了。同为外国人,我们在日本公司里做事,语言就像是一堵墙,我用手比划出一堵一米五的矮墙,然后对K说,这个墙,不是一下子就跨过去了,而是要一点一点地积累东西,我用手比划出台阶的样子,对K说,你每天积累一点就堆了一个台阶,每天都多一点的话就是在登台阶,我用手比划出登台阶的样子,说有一天你就会自然而然地跨越这堵墙,工作就能好办一些了,而在这之前,你需要的不是对墙兴叹,而是应该埋头积累砌台阶才好。
  
  讲了这么多,我很为自己的生动说明方式而自满。这时候,K桑身体略微前倾,深情地望着我说“子子前辈,”。我心想他一定是赞同我的说法该谢我了,我就问他什么事,K说“子子前辈,我可不可以去一下toilet。喝酒喝多了。”我忍住心中的纠结,很优雅地对他说了一声 please。然后Y桑就带他去厕所了。
  
  K回来后提到,他每天和旁边座位的老工程师讨论,有时候那个人给K解释的东西,K听不懂。那个人的关西方言特别重,所以K有听不懂的地方。我对K说,这个时候是这样的,你在与那个人讨论问题的时候,即使你有听不懂的地方,你还是有一些能听懂的地方,那些听懂的地方就是收获。比如说今天我看你和他讨论了好几次,其中有没有一点收获?K说有,我说比如说具体地说今天你收获了哪些东西呢?K低头想了想,想了5秒也没想出来,我说算了,总之是说,每次你都会有点收获的,要把着眼点放在收获上。每天收获一点,积累起来就好了。
  
  K说还是想在小公司里工作,那样大家可以关系比较近一些,可以一起喝酒聊天。我对K说,你把这个公司的设计部门当成一个小公司,看你能不能融进去,这个公司虽然一共有一千多员工,但是和你有直接关系的只有这个办公室里的二三十人而已。Y也在给他讲,大公司的资源丰富一些,可以支撑你做一些事情,而如果是在小公司,有的时候你想做一些事情,往往因为没有足够的支撑而停止。我接着说,大公司可以先培养你养着你让你学习,如果是小公司的话,你进去就得马上干活出效益,没有个缓冲的机会,是很累的。
  
  言语之间,Y最开始准备的那个小瓶的白酒给喝完了,然后Y的夫人又拿来一瓶大的白酒来。外面带铁皮盒子的那种,很高级,想打开瓷瓶瓶盖的时候特别费力,四个人每人研究了半天,才把它弄开倒出酒来。
  
  然后提到谈业务,我对K说开始参加工作的时候即使参加谈业务的会议也是只能出耳朵听听,因为你对业务不太了解,必须积累一些东西了解之后才能够了解他们谈话的内容,才能进而有自己的看法。K说他来这个公司后参加过一次会谈,课长去见一个韩国人客户所以把他给带上了,结果……我说怎么了,是不是他们谈的内容你不太了解听不太懂,K说不是,对方那个韩国人的日语超级流利,根本用不着他去翻译。我说那么,你多少听一些内容,感受一下气氛就好了。然后,你要把那个韩国人作为目标,争取以后也达到他的水平,在达到他的水平之前,要一点一滴地积累,你现在只是在这个积累的过程里而已。这时为了平衡一下,我把话题转到Y那里,我说Y你也参加过几次社内打合了,(打合 是指部门内部三四个人的小型讨论交流会议主要是讨论工作和确认进展方向)。你有没有发言的时候,Y说他参加打合的时候,其他人都是上司,他觉得发言有点失礼,所以就没怎么说过话。我说,你的考虑是有道理的,同时,另一方面你也可以去想一想,一旦需要发言的时候,自己应该怎么说,既表达出自己想说的内容,又给自己的话头留下退路,即使错了也不显得失礼,这样你才能有进步。参加会议不说话,是一件容易做的事情,但是只做容易做的事儿,自己是没法提高的,必须想着有一天自己要能够去表达一些东西,日语中有一些柔软的暧昧的婉转的语言表现形式,比如句尾加kedo,比如说toiu kangae gaaru…等等,开始时可以利用这些说法去陈述自己的观点。我还得拿自己的故事来给他圆场,我说我刚来这个公司时第一年内参加打合,也都是光出耳朵不说话的,但是现在逐渐得试着说点话了,有时候可能说的不对,但是那种思考和参与的意识比较重要,说出来之后认识到自己的表达方式不好或者自己的想法被别人指出来哪里不对,对自己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前面K说过的那个日语流利的韩国人,是不是很酷,可以自己一个人跑到日本公司里面,进行独当一面的面谈,我们也应该以那样的人作为目标,虽然是搞技术的,但是必须要提高表达能力能够出去交涉能够出去面谈才能提升自己的价值。你们说对不对?句尾我用一种激昂的语气来表达,Y和K受到我的感染,都很赞同,举起酒杯给我敬酒,我举起易拉罐来,大家干杯。
  
  接着听K说他的事儿,他说去参加市政府办的一个免费日语班,在那里认识了一个越南人,越南人请K吃饭对K很好,对K说,“你如果在公司做事不开心,即使被公司开除也没事,我来保护你”。听了这句话,K感到安心,所以K对工作也没啥热情了。我问K那个越南人是做什么工作的,K说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25岁。我对K说,现在这世界经济形势都这样了,找份搞技术的工作多么不容易啊,你怎么不知道珍惜呢,人家还比你小好几岁,你为什么就觉得他能保护你呢。我对K说,先不说那个越南人有多大的能力,当你有事儿了他能给你什么样的帮助呢。K说不知道,但是会感觉到安心。我想了想,估计再去否定越南人的话没有必要也没什么价值,于是对K说,这样吧,你安心可以,这是件好事,但是安心之后做事有两个方向,一个是安心后好好的工作去提升自己价值,一个是安心后觉得反正有后盾了所以就不好好工作。你说你往那条好的路上走多好呀。
  
  K说还是喜欢在小公司做事,说现在这个公司做了一段时间,觉得没啥意思,对日本的生活也没啥好感。我说你刚来才两个月,就做出这样的评价,是有一点偏颇的。就像一个女孩子和你交往,交往了两个月就觉得你这人太闷,还爱喝酒,你能同意么?日本好歹在世界上GTP排前三名了,它怎么也是有点儿好东西值得学习的,只是你还没接触到而已。这时K反驳说,日本GTP不是第三名。我一听,心想:小样,这个问题正好我上个月刚查过,不过我没有直接反驳他,对于别人的错误揪住不放是最容易做的但不见得是好事。我对他说,K桑,是这样,人都有一个习惯,就是都认为自己的想法是对的,这也是无可厚非的,你我都是一样,比如说你觉得日本GTP不是第三,那你说个数字,说它第几,第五还是第六,然后,我也不说我是对的,你也不用说你是对的,回头你上网查一下就好了。包括我刚才说过的那些关于工作的话,我都认为那些是对的,所以才对你说的,但是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要用实践来检验,我说的事情是我认为是对的,至于它是否正确,你可以实践检验一下才能得出结论。一样的道理。
  
  这时K桑又对我说“子子前辈,”,有了上次的经验,我有了心理准备,问他什么事儿,K说想去洗手间。我说你去吧,然后我看Y没有动身,就对Y说去给他指引一下,Y说不用了,刚才告诉过一次了。我稍微有点担心,结果果然不出所料,K到了那边,打开的拉门不是洗手间而是浴室。Y赶紧起身跑过去给他指引一下。我在心里想,这就是我刚才说过的,对于自己的家,自己是最熟悉的,但是要从对方刚来这里不熟悉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另外就是,被人指路的时候往往不会去特意去记路,开车使用navi之后都会有这种感受的;更何况,K又喝了那么多酒,走错门的概率太大了。
  
  酒喝得差不多了,刚才Y换成了啤酒,结果还把杯子碰翻了洒了一盘子,这边K的白酒,也被K自己碰翻一次,洒了半桌子,如果不洒我估计他也喝不了。菜肴有些凉了,Y的夫人把菜都用微波炉给热了一遍,然后还为我们端上了一盆煲好的热汤。汤喝得差不多了,Y的夫人又为我们倒了茶,浅黄色的茶。我喝了一口,很好喝,甜丝丝的,里面应该是有冰糖,我问Y夫人这是什么茶,她说是菊花茶,我说这茶很好喝,请问可以给我再倒一杯么,于是又斟满了一杯。
  
  K回来后继续念叨,还在说他想为公司做贡献但是没有机会。我说K桑,是这样,你会韩国语,这是一个很好的能力,公司里别人都不具备这一点,但是,我拿我的事情来举例子,我说我在日本工作认识到的一点是,人不是只靠一个东西就在公司里做事的。比如我刚参加工作的时候,觉得我还算是名校毕业也有点小聪明会算微积分会编程做各种计算读过几本经营的杂志写过几篇关于管理的帖子,我以为我拥有这些我就可以好好开展工作了,但实际上不是,我把两只手握成拳头,手心向下摆在胸前,将左拳水平向前伸出,对K说,我们所谓的自身的能力,其实只是“一个方面”,只靠这一个方面,其实是不够的,想要好好地工作开展业务,还需要把“另一方面”也做好,我把右拳也向前伸出,同时说,就是对业务内容有足够的了解并且做好对社内和对社外的communication。就是说,一个是内在的能力,一个是对业务的了解和对别人的交流,两个方面都做好一些才能有价值。我举起茶杯给K看,同时用富有感情的语调对他说,K桑,你看,这杯中的,冰糖菊花茶。你会韩国语,就像是那晶莹剔透的冰糖块儿,固然美丽也很美味,但是不能喝,业务的知识与交流的能力,就像这杯中的茶水,当你有了一定量的茶水,这才是一杯好茶。现在你的业务知识和能力还比较少,就是说你的茶碗里有两块冰糖,但是茶水只有一个杯底儿,就就算不上是一杯好茶。当你不断学习,不断往杯里添茶,积累之后,会有一天,你可以去出独当一面大展宏图的。
  
  K提到他的签证是五年的,他说即使失去这份工作也可以在日本呆下去,我和Y都很愤怒,我们好不容易才拿的3年签证,他一下子就是5年的,还不当回事儿,身在福中不知福。我对K说,你有那么好的东西,不要把它浪费了。他说子子前辈不是5年签证么?我说我混了好久才混到三年签证,你丫知足吧,有这么好的签证,你应该好好工作好好学习才对。你喜欢喝酒么,K说喜欢喝酒,我知道他喜欢酒,他面前的杯子里的白酒刚才洒了之后还剩一个底儿,我把K的酒杯拿起来,对K说,你看,你喜欢酒是吧,酒很好喝,你现在有好酒,但是如果你不珍惜,就像是这杯中的酒一样,我把杯子扣过来,把他杯中的一点酒都倒在桌子上。然后举着空杯子对K说,如果你不珍惜你已经拥有的好东西,那就像这酒一样,好酒变成了虚无。你说你是不是欠揍。
  
  K低着头,听我说话,我突然意识到一点,即兴讲了这么多,他可能听不进去。其实我说这些话的时候,不是只说给K听,另一方面也是说给Y听的,Y还是很有才的,也帮过我很多忙,对我很客气,这次还邀请我来他家吃饭,我很感激,所以我有些东西也是给Y说的。当我低头对K讲大道理时,有时候说了几句貌似有用的话,Y的夫人就在旁边对Y说,你也听着点儿,Y说正在听。我知道Y没有喝多,只要Y能有点收获,这也算是没白说。但是我意识到,我对K讲了那么多,他吸收不进去或许会有反作用,于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我赶紧改变话头。我对K说,有些事儿是这样的,我在26岁的时候,听到别人给我讲一些道理之后是听不进去的,那时候我在研究室里读硕士,副教授会过来给我讲找工作的事讲企业的事情会讲上两个小时,我那时也只能是点头同意,但是心里并不是完全接受吸收的。现在你听我的话估计也差不多,也不会完全接受,是不是,K低着头说是,我说,不接受也可以,我并不是也没有权力去给你pressure,但是重要的是,至少你要听到,有这样这样那样那样的一些想法,以后某日你再反思的时候,或许会反思到,自己曾经听到过这样那样的话,可以有了感悟之后再做参考。也就是说,我不是给你压力,只是一种参考意见而已,起码你一听一过,以后或许什么时候会有点用的。
  
  写这一段的时候,我回忆起读硕士的两年时间里,觉得日本的大学课堂里讲的东西和企业的需求也是脱节的,感觉没什么意思,加上自己经济状况紧张,于是经常想要退学。曾经几次找一个挚友聊天,对她说我觉得这所大学里教的东西没啥用所以我想退学,那位挚友每次都耐心开导我,后来她劝了几次也感悟了,对我说,有些东西是需要本人自身感悟的,有个词叫启发,我说这些没有用,你自己启了,自己才会启发。估计在这里对K桑讲这些,也是同样的道理,怀念我那苦难的自费硕士留学生活。
  
  跟K扯的差不多了,再说下去也就是那些东西而已。他又一次去洗手间的时候,我看了一下表,九点半了,K是需要坐地铁回家的,他今天貌似喝的不少,于是我和Y决定先到这里,收拾收拾送K去坐车回家。K出来后,又寒暄了几句,我对K说时间不早了要不先到这里可以么,K说好的,我俩对Y夫妇说,今天承蒙款待,饭菜非常美味,真的是非常的感谢,下次有机会我们请客,请一定赏光,Y夫妇说别客气,以后有机会再聚。我们起身穿上羽绒服,拎着包到门口去换鞋。Y也穿大衣送我们出来。
  
  我推着自行车,跟这Y和K,走了十分钟到达地铁站。道别后目送着K下去坐车了,我们让他到家后给发个短信什么的,K说好的。之后周一上班的时候我才知道,那天K应该是坐地铁往南走的,结果他最后醒来时是在电车里被站员给拍醒的,而且醒来后发现自己在北端的终点站,而且最终电车已经结束,所以他找了个24小时营业的超市进去熬了一晚。周一K还问我,那天喝酒他有没有说失礼的话,我说没有。K问我那小瓶白酒后来都喝完了么,我说喝完了而且还开了一个大瓶的。K说以后再也不能喝那么多白酒了。这个家伙,我是否可以理解为,我给他讲过的话他完全忘记了,所以我可以在这里写出来呢,让人纠结。

  
Chapter 3.
  看着K摇晃着走下了地铁站的台阶,我和Y的任务基本完成了。Y家在西边,我家在东边,我说我推着车陪着Y往西边走走,Y担心我多走路,说不用送了,我说没事我有自行车的,多走几步无所谓的,今天遇到这么个活宝,聊完之后有点感慨,我要是没人说说岂不是很郁闷。他说就站在这里聊吧,我说天太冷走两步还能暖和些。于是我推着车,跟Y往西边走。然后又跟Y聊了一些工作上的事情。
  
  Y现在的身份是属于一家派遣会社,到来我们公司做事属于派遣社员,期间结束后,有可能还需要再去找别的会社去做事。Y说,如果能进入这家公司就更好了。这种事儿确实有点麻烦,我以前也是做过派遣社员的,也是觉得能找一个固定的会社更好一些。不过一方面是我也不知道上司是怎么打算的,另一方面是这家会社的待遇在机械行业内其实算是低的。对于Y的话题,我想了想,是这样回答的,现在作为派遣社员在这家公司做事,如果将来能够转正当然更好,但是另一方面要考虑的路是,在做事期间要不断地往自己筐里揽菜,在这里做事三个月也好,半年也好,深究一些东西,那么你就有了很多资本了。到时候公司看你掌握了那么多知识,也会向你抛橄榄枝的。或者如果以后公司效益不好了,有一天公司对你说,对不起公司没有那么多活儿了派遣期间只能到下个月了,你就可以说ok,好的明白了。那时你已经往筐里揽了好多菜,即使这家没能力接受你,你也可以在下一个东家的面试时,对每个问题侃五分钟,表现得游刃有余而找一个好的下家。
  
  我给Y举例,比如说伺服电机控制滑块的前进,它是一个先加速再减速的过程,它的加速度是从0变大,然后逐渐变小至负数,然后再回到0的过程。这种变化有几种pattern,一种被用到的是单弦曲线。这个知识点,你在2012年10月的时候还不知道吧?Y说是的,但是你进到这家公司后做自动送料动画的时候我给你讲过,所以2013年1月的现在,你知道了,这就是收获。与之类似的还有好多,比如上次给你讲的在Excel里如何处理数据制作graph,这些都是你新增长的收获。你如果经常有一些收获的话,积累下来,也就有信心去找一个更好的公司了。
  
  这里有一个point就是:在工作中对每一个问题进行深究。对工作中,遇到的每一个问题,都看看能不能深究,深究下去就会有收获,如果不去究,也能把工作做完,但是收获就比较小。你看公司里的日本人那个T桑,干了六年了,刚才那个单弦曲线他就不知道,顺便说一下现在的日本年轻人不如三十年前的日本人了,缺少了许多钻研的精神。你要是能深究一下,至少你就比他强一点。最可怕的是,工作做完就完了,“不去注意”“不去深究”,知识点“向水一样流走了”。如果工作忙的话那没办法,你现在工作不是很忙,那就应该深究一些东西。
  
  然后我给Y举例,比如说你画了设备的3D model,有没有注意到,那个曲轴的两端,每端都有键槽?Y说注意到了,我说那里不是一个键槽,右端是三个,左端是两个,你有没有注意到?Y想了想说,两端都是三个。我小郁闷了一瞬间,说那就都是三个吧,我可能是和下边的KOshaft记混了。关键是,你有没有想过,键槽为什么是三个呢?Y想了一下,说不知道,是不是为了保持平衡。我一看,吹牛的机会又来了。说平衡也是一方面,但是还有其他的计算在里面。
  
  我对Y说,这个事儿是这样的,键的破坏形式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压溃,一种是剪切。然后我观察他的反应,貌似有点明白又有点迷茫,于是我用左手握拳,用第三指节的面也就是有戒指的拳面对着他,用右手指着左拳给他解释,比如说这是一个键,下面的两指镶嵌在轴里面,上面的两指镶嵌在飞轮里面,那么在转动并受力时,容易发生破坏的有两个地方,一个是上面两指的右侧面,受压后如果压力过大,就会有被压溃的危险,另外就是中指无名指之间的分界线,有被剪断的危险。这两种危险,一般更被注意的是其中一种,究竟是哪种我一时也想不起来,对于那种进行计算就可以检验这个键的安全性。这样解释明白了么,Y说差不多了。(后来有一天上班的路上我还在想这个问题,明显应该是压溃的可能性大一些,因为而一般键的受压面面积小于剪断面积,而力的大小相同,就是说压溃面应力大于剪切面应力,压溃和剪断的应力极限差不多,也就是压溃应力先达到极限值,所以压溃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是多数被检验的方面。当时一时没有想起来而已。)
  
  我继续引申,说这与传递的转矩有关系,一个键能传递的扭矩是有限的,在我们公司的设备上,需要传递的扭矩比较大,所以这里一个键不够用,需要三个键。我说飞轮转动时传递的转矩你会不会算。Y说会,高中就会了。我稍微有点疑惑,心想转动惯量是大学物理学过的,他是不是弄错了。于是我问他,三吨的飞轮直径3米,30spm,中间300mm的轴,轴处需要传递的转矩是多少,你会不会计算。Y想了想,说不会。我就说么,计算转矩要用到转动惯性moment,就是质量乘以半径平方的那个量,这肯定是大学物理才学到的知识,我重修过所以印象很深。Y说原来如此,说以为我要说的是“用力乘以力臂等于力矩”,我说我还不至于拿那么简单的东西来问你。不过他说他能找到计算方法,因为以前听我给他讲过关于角速度的计算,那些资料应该还在。我说那也行,你能知道在哪里找到也是可以的,这些东西,你以前不会,现在会了,这就是收获,收获多了,以后路也会多一些。(我对他提出的这个飞轮转矩计算问题,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考虑一下,不过后来俺发现,这其实是一个缺条件的命题,无法得出结果的。不过如果能了解一下其原理,也应该是有用的。)
  
  我也拿自己的故事给他垫底,我说其实我刚来这家公司的时候,好多东西也是不怎么会然后赶紧学的。比如油压回路图,我刚来这公司之前多少看过一点但是不太懂,在这公司尤其是在现场具体看了好几次,才明白一些。Y说他在公司看到一张油压回路图纸,看不太明白,想让我帮他讲一下。我说可以,回头再说吧。Y说他查出了每个电磁阀的符号的意思,并整理打印出来了相关资料,但是看回路图还是看不懂。听到这句话,我告诉他,这样的话我可以教你;如果,你一点不努力就拿个图来问我,我是不愿意讲的。我心里想“那些油压知识是我在现场磨了好几个月冥思苦想几度受憋之后才学到的,就那么轻轻松松教给你,我也不会平衡的”。我说,如果你努力搜集资料并且认真思考过了,那么我才可以给你讲。写到这里时,我遥想自己当年在读硕士的时候,没有经济来源,饿得面黄肌瘦的,有一次去见两位日本人长辈,他们对我有些了解知道我算是努力上进的选手,一看我变成这个样子,就问我怎么回事,得知经济紧张的状况之后,马上出手,每人借给我六位数的日元,帮我度过了难关,坚持到了毕业。上班后我省吃俭用一年时间赶紧把他们的钱给归还了。用他们的话说就是,对于努力的孩子不能眼看着不管,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扯得有点远了。总之就是人首先要努力,然后才会有人愿意帮你,前者不是充分条件但却是一个必要条件。
  
  快走到Y家时我们倆就站住不走了,我给他讲上面那些东西,又聊了一些其他东西。Y的Iphone响了,家里夫人看他出来久了没有回去,给他发短信了。我一看能给他讲的东西也讲得也差不多了,就告辞了。之后我一边往家骑车,一边想,后来这段儿有点亏了,我和他站在寒风里聊了十多分钟,冻的得得瑟瑟的,他可是不怕冷。早知道应该直接去他家坐着聊就好了,还有冰糖菊花茶喝。
  
Chapter 4.
  当天喝酒的事情,就到上面结束了。之后还有一点事情,也稍微写一点。先说K的事情。
  
  之后的一天,我到K那里看他画图画的怎么样了,然后问问他有没有需要问的问题什么的。然后我想到了过几天要交Challenge Sheet,就是类似年终总结的东西,一张表,年初时里面填写一些工作目标,年底的时候里面再填写一些东西,看每一项是否都按期完成了,有什么感想心得。我问K那个sheet写没写,K说他刚来公司,不知道用不用写。我说你刚进公司的时候是填过吧,里面写了工作目标是吧,K说是。我说那到年底了你也写一下有什么结果吧,虽然时间短没什么好写的,但是这两个月你也没闲呆着,多少可以写一些东西。K不是很情愿,我明白,估计他是觉得用日语写东西不太擅长,所以不太愿意写。
  
  我对K说,这个东西用日语来写,确实不太好写,我刚进公司的时候也是不愿意写的,但是早晚你都要提高的。工作分为容易做的事儿和难做的事儿,如果你总是只做容易的事儿,遇到难事儿就绕开,那么有朝一日需要你写东西的时候你因为缺乏练习,就写不出来,对不对。你现在每天用CAD画图,画图是容易做的事情,你可以去做的熟练,但是不能总拿这个当饭吃。咱们还应该练习练习写点东西是不。
  
  我说我在上一家公司,每次去工厂里干活,几个人到了维修的机器前面,首先要开小会,进行KYM,就是危险预知会议,分析一下这次干活,有哪些地方会有可能出现危险,每个人必须说一条,然后写在KYM表格里,表格放在旁边的工事看板里供检查。那时候我也很打怵,不愿意说,但是不说不行,后来参加了几次,把别人说的话记下来,下次说就好了,有时候会自己新想一些那里有危险的地方来说出来,慢慢就好些了。同样的事情,K桑现在也不能总是躲,也得锻炼锻炼,对不。
  
  然后我拿起了K的公司电话子机看看,挺漂亮的,新来的人配的子机都比我们老版本的漂亮。看到我在拿电话,K问了我一句“外面的人,打电话,怎么做”,我不知道他想问什么,是想“向外面打电话”还是“从外面向里面打电话”,我对他说,你这个问题我没有听懂,你再组织语言说一次,他说“电话,从外面得到,怎么做”,那个“得到”他用的是比较复杂的语法,我明白了他的意思。我说,你也可以用手比划一下,比如说用手从远向近比划一下,也可以有助于表达。然后告诉他用日语应该怎么说,用简单的说法是“从外面,向公司里,打这个电话,怎么做。”,K说听明白了。然后我告诉他在公司名片上有这个办公室的总机号码,打那个号码后提名字就会转接。
  
  说到这里,我就继续扯了一点,说用“容易被理解的”“不容易误解的”说法去表达,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这个不光是外国语时要注意,即使是自己母国语表达的时候,如果表达方式不注意的话也会出问题,你以前在韩国上班的时候也应该偶尔遇到过类似的例子吧?K点点头,说“too many”。我心想,工作中有“too many”的交流问题的话你们都是怎么干活的,估计他可能是谦虚了一下。最后给他总结一下,就告辞了。
  
  接着说一下给Y讲油路图的事情。
  
  有一天快下班时,Y拿油压图纸拿过来了,让我给他讲讲,我一看,挺难。正好当时别人找我来讨论工事,我就让他把图纸给我复印一张留下,说改天再给他讲,他先下班走了。我这边谈事情谈完了,一看图纸,主要地方能明白,但是有些地方我也不懂,比如Pilot-operated relief valve的用法,而这之前接触过的只是pilot-operated check valve,另外图中的两个accumulator,有一个的功能我叫不太准,于是赶紧找人问,临时抱佛脚总算明白了一些。
  
  第二天,下班后我拿着图纸到Y的座位那里,开始给他讲解图纸中的油压回路,从齿轮泵开始讲起,直到泄压阀,到差动回路,油箱的各个部分,告诉他,一些泄压阀的旁边有汉字“山”的符号,那是“返回油箱”的意思。给他讲差动回路,为什么泵过来的管路不经过阀门而直接通向活塞的一侧,只靠活塞另一侧管路的电磁阀如何来使活塞左右移动及保持。他很幽默,听我讲解后,说这图中的油压和流动,和电压电流有些相似,说accumulator的作用和电容有点类似,我开玩笑地说“你是学自动化的吧”,他说对,其实我事先知道他专业的。
  
  讲完了油路的结构,我又指出图纸中的一些日语,告诉他中文的意思,说以后可能会用得到。比如coupling,我告诉他这个词在这里是活堵头的意思,拧下来盖帽之后露出接口和螺纹,可以接上压力表来读取压力。在其它场合,这个词有联轴器的意思,比如说用来电机出力轴和齿轮泵入力轴之间连接的那个东西,也是这个读法。Y很用心,马上掏出小本开始记,学习态度还是满好的,不过他说堵头的du字一时想不起来怎么写,只能想起猪肚牛肚的肚,我说你一定是饿了吧,他说是的,然后我告诉他怎么写。总之开心地讲了一个小时。
  
  就这样给他上了一课。讲完之后他向我合掌致谢,我点头回礼后就回到自己座位去干活了。过了一会儿,他准备下班,到我的座位旁边,对我说“子子桑工作辛苦了,我先下班了,今天多谢你的耐心指导,非常感谢”。我对他说“不客气,请好好努力,你也工作辛苦了,明天再会。”用冯同学的话说,又是日本式的礼仪,但是这样至少让我平衡一些,他礼貌对我,我下次可以继续给他讲更多的东西。另外通过给他讲图这件事,我在这个过程中也学到了一些东西,对于我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收获的。
  
Acknowledgement
  总算打完了这些字,先感谢一下自己吧,那次酒宴,难得有兴致聊了那么多,所以想把这些内容记录下来,于是花了很长的时间来打字。赴宴回来后,先在论坛的自己日志里记下了要点,之后有时间就逐渐加料编辑,途中有一次写了三千字未保存,关闭其他窗口时所有窗口都被关了。再开IE也不能恢复日志的途中数据,欲哭无泪,大意了,之后就在记事本里打字了。K对话的最后三段,是在某天冲澡之后打字的,因为睡衣太薄所以有点受凉了,第二天上班就感冒了,第三天还请病假休息了一天。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终于把这些都打完了,作为对自己也是对论坛的一点微薄礼物吧。在日本工作,考虑问题的方式或许会有一些改变吧,把这些写下来,不知道会不会对感兴趣的朋友有一点参考呢,每个人的价值观都不一样,对于这些东西感到不屑一顾的人也是肯定会有的,如果能有一些朋友从中有一点点收获的话,那么这些时间就没有白费。如果对于哪个地方的描述有同感的话,可不可以回帖告知一下呢,子子看到的话,以后可以再深入介绍一些。文字里面涉及技术问题的描述,如果有有失偏颇的地方,还望能够委婉指正,谢谢。
  
  顺便说一下,文章中有过几次对“手势”的描述,俺在想,会有多少人在看文字的时候也会举起自己的手来模仿一下呢,俺推测,这个比例会有百分之十九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能够去模仿一下,或许应该是一种有童心的表现吧。
  
  然后说正事儿,这篇文章,最应该感谢的,自然就是Y和Y的夫人以及他们准备的那一桌丰盛的酒席,让我们能够有机会坐在一起,推杯换盏,谈天说地。在此对Y夫妇提出衷心的感谢。之后就是要感谢韩国朋友K,讲了那么多他也真能听下去,很给面子,估计他确实是喝多了。感谢KIIRN公司提供的纯生啤酒易拉罐。感谢各位网友的耐心阅读,花了您这么多宝贵时间,希望能够对您有点参考价值,在新的一年里,让我们每个人,都扣哧扣哧地往筐里揽菜吧。最后不会忘记感谢老鹰版主,为我们提供了论坛这个平台,使我们大家能够在这里交流。
  
  以上。
  
  子子
  
  2013-2-9

1

支持

反对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lin 2015-3-13 00:34
又臭又长

查看全部评论(1)

招标网平台地图|Archiver|手机版|机械设计招标网 ( 京ICP备17072296号-4 )

GMT+8, 2024-11-15 00:20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