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潜力巨大 力促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发展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经济增速下降引起了我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随着17个区域性城市群的建设,相信围绕城镇化布局发展的投资也将成为2013年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基础设施建设、轨道交通等方面,都是工程机械企业能够大展拳脚的领域。 工业化深入发展。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但区域差异较大,东部发达地区工业化程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中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仍然偏低;从地区工业结构来看,各地区在技术水平、产品层次上存在同构性,这种雷同的工业结构有待优化。由此可见,我国工业化仍然有很大发展空间,特别是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将极大提高我国工业化的水平和生产效率,从而推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城镇化加速推进。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为52.57%,与发达国家70%的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不仅如此,在这52.57%的城镇化水平中还包括2亿多没有真正成为城市居民的农民工。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水平在30%—70%之间是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时期。因此,未来20年,我国城镇化将持续较快发展,从而拉动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快速增长。从投资需求看,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城镇基础设施投资继续扩大,房地产投资以及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投资也会相应扩大。从消费需求看,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转入城镇,连同其家属,将有三四亿人由农民变为市民,这必将显著扩大消费需求,有力拉动经济增长。 城镇化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在过去30年中,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但占用的土地资源增长过快。从国际比较来看,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低、浪费严重。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但并未产出相应的GDP,城镇化质量和经济发展效益不高。 消费体制有待完善。我国投资率不断提高,消费率不断下降,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消费体制不完善。消费体制是消费领域中各种消费关系包括消费权益、消费组织、消费教育、消费信用、消费信息、消费安全以及消费运行机制和调控手段等的总称,其核心问题是消费权益。消费体制不完善,制约了居民消费,扭曲了收入、储蓄、消费三者的关系,导致内需难以扩大,不利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经济转型的微观基础还不健全。这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地区发展不平衡,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具有土地、劳动力等方面的要素禀赋优势,企业通过增加要素投入进行外延式扩大再生产仍然有利可图,粗放型增长方式还有一定发展空间;二是由于市场制度不完善,地方政府代替企业承担了相当多的经济职能,而地方政府受政绩目标的激励,具有推动经济粗放扩张的动力和条件,投资冲动比企业更为强烈。 后发优势空间缩小。发达国家为了实施再工业化,更加严格地控制高技术出口,我国靠引进高端技术发挥后发优势的空间趋于缩小,我国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提升的难度加大。特别是一些中高端制造企业回流发达国家,使我国产业升级的道路更加艰难。另外,劳动力成本上升和资源环境约束强化,不仅对我国现有制造业发展构成巨大挑战,而且制约发达国家高端制造环节向我国转移。一些沿海发达地区产业发展近几年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的状态就反映了这种变化,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急需转型升级,以获得新的竞争优势。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