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日企在中国的黄金时期过去了吗?

2016-1-4 08:02| 发布者: 雨点| 查看: 688| 评论: 0

摘要: 在进入中国啤酒市场超30年后,日本最大酒类企业三得利于2015年年初,已经准备卖掉与青岛啤酒合资公司的股权,退出中国啤酒市场。三得利早年在上海市场属于领头羊,但这些年不用说和德系啤酒竞争了,便是国产的华润雪 ...
在进入中国啤酒市场超30年后,日本最大酒类企业三得利于2015年年初,已经准备卖掉与青岛啤酒合资公司的股权,退出中国啤酒市场。三得利早年在上海市场属于领头羊,但这些年不用说和德系啤酒竞争了,便是国产的华润雪花、后起之秀美国百威,也都一一走在了三得利等日企啤酒的前面。
 
据三得利中国官网称,截至2015上半年,三得利连续12年稳坐上海啤酒市场占有率的榜首。但是雪花等品牌为抢占市场而不惜成本,在上海啤酒市场,除了百威,各大酒企都难盈利。2015年截至6月28日,三得利负责销售的合资公司累计亏损约13.47亿元,净负债为约13.27亿元。
 
2015年伊始,西铁城以突然袭击的方式关闭在广州的工厂、2月松下电器关闭山东的电视厂。其后日企关张的消息不断,是不是日企在华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了?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技术、资本和人才的缺失,吸收外商投资一度成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外资企业在中国享有着税收、土地、外汇等方面的“超国民待遇”。譬如,直到2008年1月以前,外资企业在中国适用15%的所得税税率,合资企业为17%,大大低于内资企业的33%。这一系列政策红利,加上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低廉的劳动力,吸引了大批外资企业进军中国。
 
外商直接投资随之成为过去30年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其绝对额从1984年的仅13亿美元迅速增长至1994年的338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50%,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也于当年攀升至17%的峰值。
 
然而,随着经济水平快速提升、技术实力不断增强、资本市场日益成熟,中国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依赖度开始逐步下降。2014年,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再创新高,达到1196亿,但其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已不到1.5%,2004-2014年复合增长率仅7%。
 
与这一变化相对应的是,中国政府开始逐步收回外资企业优惠政策。1994年1月起,外资企业开始适用统一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管理条例。2007年3月颁布的《企业所得税法》对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税率进行了统一。2010年12月,政府再次统一内外资企业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至此实现了内外资企业税制的全面统一。
 
在优惠政策逐步消弭的同时,中国作为“世界制造工厂”的好处也在不断减弱: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土地价格持续上扬、经济增速稳步趋缓。
 
    瑞银对114家大型跨国企业发出问卷调查,共收到71份回复。在面对“外资企业投资中国的黄金时期是否已经过去”这个问题时,60%的外企选择了“是”,40%选择了“不是”。显然,中国投资环境的恶化已经为多数外资企业所感知。应该说日企制造业在华黄金期的确已经过去,除非具有非常独到的技术优势,否则今后除了迅速转型,去金融、医疗、养老等服务领域外,已经无法持续赚取高额利润。


支持

反对

相关阅读

最新评论

招标网平台地图|Archiver|手机版|机械设计招标网 ( 京ICP备17072296号-4 )

GMT+8, 2024-11-23 06:16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